要說今夏最火的電視劇是什么?
不用多想,
當然是強勢霸屏、攻陷熱搜,
收視與口碑齊飛的于媽年度大劇——
《延禧攻略》!
且不說劇中女主人設
一改往常傻白甜,
成了人狠話不多的“社會姐”;
也不論甜死人不償命、
靠撒狗糧吸粉無數的“帝后CP”;
單是考究用心的清宮布景,
古典素雅的高級色調,
如詩如畫的中國風構圖,
就讓網友們紛紛美哭!
“隨便一摁暫停,
都是一幅絕美的中國水墨寫意??!”
“這才是我真正的大清~”
前方高能
這還不算完,
劇中各種細節,
更是極致到讓人大呼變態!
不僅參考各種史料古畫,
極盡所能做到經得住推敲考證;
更融入刺繡、緙絲、絨花等
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還有眾多手藝老師傅親手制作,
甚至為故宮修復龍袍的綉女,
怪不得被贊為用匠心精神,
把東方美學和清宮文化相結合的
誠意之作!
高貴妃(譚卓 飾)一曲《貴妃醉酒》,
不僅迷醉了皇帝的心,
更讓我們領略到昆曲的
華麗婉轉、裊娜情深。
600年前,
興于江南的昆曲,
盛于文人雅士之間,
唱腔華麗、念白儒雅、舞蹈飄逸,
至乾隆進入鼎盛,
一度是啟發天下戲種的“百戲之祖”。
然而歲月無情,
曾經如此輝煌的歌劇魅影,
又怎會料到后來衰敗沒落的慘境,
甚至把國粹之名拱手相讓?
2006年,昆劇經國務院批準,
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越來越多的人,
加入到拯救昆曲中來。
在劇中,毫無戲劇底子的譚卓堅持不用替身,自己跟著老師苦學。隨著學習和了解的深入,她越發感受到昆曲的魅力。
她說:“昆曲作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如果能夠通過劇集被大眾注意到,那將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span>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李白寥寥幾句,
就把劇中高貴妃獻給太后的那場、
動人心魄的“火樹銀花”,
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是一種流傳于河北蔚縣的古老社火,
距今已有500余年歷史,
是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勇敢的鐵匠們
用熔化成1600多攝氏度的鐵水,
潑灑到堅硬冰冷的城墻上,
一瞬間天崩地裂,
整個城墻像炸開一樣。
在《延禧攻略》,
“打樹花”第一次進入影視作品。
負責這場戲的表演匠人們,
大多都已年過花甲,
卻還是不辭辛苦、
不遠萬里趕來參與拍攝,
只為能夠把文化傳承下來。
“好害怕有一天我們沒了,
這個文化也消失了,
這個年輕人沒人愛學,
希望通過電視劇這樣一個(大眾媒體),
讓大家看到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底有多美”。
于正曾在微博說,
看到紀錄片《尋找手藝》有些難受,
其實,當我看到他寫下的這段話,
更是忍不住鼻子一酸。
沒有天價的報酬,
沒有所謂的光環,
有的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滄海拾遺,
有的只是一位位匠人
一生的心血和手藝!
炎熱的天氣還在天空中彌漫著,
在信瑞達石墨車間里,
工人師傅們還在堅守著崗位,
操控著哄哄的機床,
一絲不茍的忙碌著,
汗水順著一張張掛滿石墨粉的臉頰往下淌,
身上的工作服早已濕透,
但是他們好像渾然不知,
眼神還是那么堅定,
只有他們才能把匠人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
我們信瑞達人的工匠精神是視產品質量為生命,公司生產的石墨加工件,嚴格按客戶要求的技術參數生產,確保產品質量萬無一失。在信瑞達工匠的努力之下,公司生產出的各種石墨加工件,產品遠銷歐、美、亞太等地區的20多個國家,信瑞達品牌走向了世界。信瑞達的“工匠精神”經過了國際市場的考驗和洗禮,為公司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工藝的磨煉如同心性的修煉,都要歷經千百種艱辛,我們要讓工作成為一種修行,用創造來填平無聊。當它以一個成果的姿態去迎接眾人的贊譽時,我們不應忘記東冶幕后的工匠精神。